本报记者 徐驭尧。西藏
4月的林芝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 ,278亩桃林进入盛花期 ,市巴许多游客来到村里的宜区桃花源景区,赏花、嘎拉摄影。村桃村开咖啡车 、花第小吃摊、放记写真拍照……景区丰厚的西藏商业业态为游客供给了多元旅行体会 。
穿行在游客之中,林芝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回忆起20多前的市巴决议 ,很是宜区骄傲——那时,乡民们觉得桃树阻碍播种,嘎拉期望将满村的村桃村开桃树铲掉 ,被边巴坚决阻止了:“这些树砍掉简单,花第再长起来,那但是大难事了!”。
边巴意识到,这片桃林是大自然的奉送,但怎样才能让它们发挥效益 ?嘎拉村坐落林芝郊区,紧邻318国道 ,交通便当 。“试试展开近郊游!”边巴说,村里瞄准城市居民客群,从平整土地、修剪树丛干起,还设立了一些小吃货摊 。很快 ,嘎拉村成了颇受林芝市民喜欢的近郊游目的地。
“2002年,首届桃花节就在咱们村举行 。但那时村容村貌差 ,村里对展开旅行也没有统一规划 ,尔后10多年桃花带来的实践收益并不大 。”边巴说 。
改变发生在2014年。在援藏干部的协助下,嘎拉村开端进行村居环境管理,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,统一经营桃花林 ,以“整村推动、村景合一”的思路打造“桃花村”品牌。随后,桃花节一年火过一年——从嘎拉村的活动,逐渐晋级成为林芝市的一个重要旅行文化节。嘎拉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桃花第一村” 。
“这片桃林让乡民吃上了‘旅行饭’ ,咱们也认识到 ,这更是‘生态饭’ 。”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说 ,嘎拉村施行了严厉的生态维护措施,划定了生态红线,制止乱砍滥伐,对1200多株野生桃树的维护也益发详尽。
近年来,嘎拉村每年都展开植树造林活动,选取本乡桃树种类进行补种和移栽 。“要让这片桃林越长越茂盛,让美丽的桃花年年开放 。”这是边巴和乡民们一起的信仰。